今天是我們公司優惠離職的最後一天,在我待的單位也走了一個。在他今早匆匆忙忙的請假我就覺得有問題,等他下午回來時對我們宣佈已經要離開了。
老實說離職這檔事對我來說我已經麻痺了。出社會後我換到現在是第八家公司了,從微小的公司到台灣50上市公司都有。東芳禮品、奇霉電子、台灣神籠、S居S、奇霉材料、三腥科技、奇京光電、易恫光能等等....所以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離職的不滿,也不能說他們不對,雖然我想對他們說既然公司沒有強制要你走,其實可以留下來觀察,但是....我也只能對他們說:祝你鵬程萬里。
在我目前的公司最近業績真的不好,這產業恐怕也要不景氣一段時間,沒辦法,公司內一大堆都是七年級的熱血青年和青春少女,當然對於主管的要求並不容易服從,對於公司的待遇也不能認為是夠高夠接受的程度。我原本想對他們說:現在離開雖然公司可以給你優惠的離職補貼金,但是那對自己來說並不是很好的條件,我個人覺得除非這個產業完全被取代否則就算公司業績再差頂多也只是被其他集團併購而已,也不代表就會被逼退。再何況,目前公司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下進行改造所需要的過渡手段,而且因為沒有加班機會怕耽誤到很多員工的生活負擔生計,所以才提出優離政策,如果並不是很缺錢的狀況之下,留下來也比較能學到一些東西,而且也比較不會浪費資歷。因為資歷深、經驗多、實力強反而是職場上對自己比較有利的資產,薪水反而不是影響那麼深,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本身學歷不是很高,剛出社會也沒有很高的薪水,那累積經驗將會是未來在轉職上能夠和別人競爭的條件,而不需要再逐漸步入中年之時,擔心工作隨時被年輕人取代。
在這種大型企業,除非你是該企業皇親國戚,可以不用很重視本身的能力之外,否則在現代的社會要能夠生存下去還真是很大的挑戰。如果老闆可以用更便宜的人工作業,為何要花更多錢聘僱你呢?除非你自己承擔風險當老闆,不然就是自己要有被利用的價值,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當人家員工的,本來就是出賣自己的時間和體力、腦力去換取微薄的薪資,但是既然是很辛苦換來的,就不應該單純浪費在吃喝玩樂上,應該是在付出的同時該檢視一下除了薪資外還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學習的東西,例如經營模式,主管的經營理念到底重視再哪一塊?他的作法有成效嗎?如果主管作法並不好,自己是否有更好的?並且能忍耐等待機會驗證自己是更好的?當自己累積的經驗越來越多,錢也累積到一定程度,自己就可以重新考慮是否要獨立創業?若是時機已經成熟,那此時再離職自己會有目標,會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無論自己離職原因是為何,是否已經有下一份工作都好,真誠面對自己對自己負責是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如果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願意承擔結果,那自己的選擇自己認同就可以了。在我來說,工作並不單單只是賺錢,比錢更重要的是經驗和成就,甚至是投資經營的道理。
生活中慾望少一些時間也是在過,卻可清靈許多。如果工作不必只是為錢,而且能投資自己無形的資產,相信對自己未來的路有更多的選擇,那又何嘗不是一種自在?